市場分析人士稱,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社會關注度大幅提升,我國食品安全鏈條的發展有著巨大的空間,食品安全相關概念股也獲得了業績和政策的雙重支撐。 今年5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(修訂草案)》。修訂草案重點作了以下完善。一是對生產、銷售、餐飲服務等各環節實施最嚴格的全過程管理,強化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,完善追溯制度。二是建立最嚴格的監管處罰制度。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,構成犯罪的,依法嚴肅追究刑事責任。加重對地方政府負責人和監管人員的問責。三是健全風險監測、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等制度,增設責任約談、風險分級管理等要求。四是建立有獎舉報和責任保險制度,發揮消費者、行業協會、媒體等監督作用,形成社會共治格局。會議決定,修訂草案經進一步修改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。 此后,各地區也針對食品安全出臺嚴格行政問責制,其中,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就于9月5日發布《重慶市食品安全責任追究暫行規定》,啟動最嚴食品安全工作行政責任追究機制,部門負責人最高將被追究刑事責任。 除了高層重視外,行業層面的食品安全意識也在不斷增強。保監會日前表示,已經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溝通協調,草擬了關于開展食品安全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,擬以兩部委名義聯合印發。 隨著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提升,資本市場上受事件驅動的食品安全概念股也輪番表現。那么,食品安全概念股都有哪些呢?分析人士指出,就食品安全產業鏈的發展角度來看,食品安全概念股包括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潔凈設備檢測類、食品追溯類、安全原料類及信譽度較高食品廠商/替代類等四大類。 |